EN

news

After 19 year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new business form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How difficult is it to be "carbon neutral" in China

Date of Issue:2021-03-16  Number of visits:164

Returns a list of

时间紧、任务重,我国的“碳中和”之路注定并不平和。

10年内碳达峰,40年内碳中和。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最近的研究报告,在新的气候目标下,碳强度在2030年相比2015年的下降幅度要超过65%,2025年末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至少要到20%、2030年末至少要到25%。业内指出,这一模型数据尚属于相对保守。

“碳中和”目标的出台,为我国未来绿色低碳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但要看到,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的历史进程相比,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体量巨大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41.7亿吨。其中,中国排放98.3亿吨,分别是紧随其后的美国、欧盟的2倍和3倍。中、美、欧CO2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

我国当前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仍处于“双上升”阶段。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比2006年分别提高了69.7%和47.2%。而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CO2排放量已经逐步下降。美国于2007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同年达到碳排放高峰;欧盟于2006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同年达到碳排放高峰;加拿大、日本也均已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过渡期远低于发达国家,时间紧任务重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CO2排放达到峰值到“碳中和”普遍有5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从2030年达到峰值再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发展速度、经济规模以及资源禀赋,用30年时间走完欧美国家走了60、70年时间的道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高碳化石能源占比过高

我国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85%。其中,煤炭的占比达到57%。2018年,我国煤炭碳排放量占能源总碳排放量比重的79.8%,相当于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59.0%的1.35倍。而美国和欧盟煤炭消费比重仅为12%和11%。

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耗偏高

中国与欧盟、美国等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生产结构中占比偏低,工业与制造业占比相对较高,经济发展和就业高度依赖工业与制造业。而工业与制造业对能源消费的需求量大,能源消费占比要高于增加值占比,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3倍。

我国人均GDP低于发达国家,承受能力有差距

全球多数发达国家“碳达峰”时,人均GDP的起点水平为2.5万~4万美元。而我国目前人均GDP刚超过1万美元。即使到2030年“碳达峰”时,人均GDP预计为2万美元,还是低于欧盟、美国“碳达峰”时的人均GDP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能源价格当作一种公共福利产品对待,能源商品属性体现得不够,对能源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有差距。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利益考量,必将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深刻转型;能源供应模式发生转换;消费模式和生活模式发生转变等。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与困难巨大,需要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更大的毅力与魄力,采取包括法律、宣传教育、技术以及经济在内诸多政策措施,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承诺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17333203296